我市将建城乡规划大数据库 旧城改造 要为创新产业留空间
2015-08-28 09:07
admin
7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员大会,要求全市上下、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昨日记者获悉,经过一个月时间的酝酿部署,市国土规划局出台系列创新措施,包括建立规划大数据库,为创新产业腾挪空间,提出城市“静区”概念等。
根据智慧城市发展需求,整合形成城乡规划大数据库和全市共享平台。数据库将包涵两大类数据:一类是规划传统数据,包括以“人地房”为体系的现状数据和规划“一张图”,一类是规划关联数据,如经济、人口、社会、气象、建筑等,通过跨界的“互联融合”,提高规划、决策、管理的精准性。未来规划数据库还将拓展成为“武汉市空间地理数据库”,向全社会开放。
市国土规划局研究表明,比对武汉和上海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武汉城市发展两大任务:建成区要“存量改造”,推进服务业“腾笼换鸟”;新建区要“增量升级”,实现制造业“能级提升”。这都需要城市空间和土地资源作保障。未来将在重点功能区的基础上,拟在全市选择次功能区,按照“实施性规划”模式,有序推进规划和建设工作。以次功能区统领“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让每个功能区带动一片旧城改造,升级一处城市功能,承载一类新型经济。
创新产业具有低成本投入、短周期建设、高频率流动等特征,市国土规划局正在研究创新产业的差别化供地和弹性供地,创新产业利用老旧厂房、闲置物业等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提升等规划国土支持措施。尽可能将旧城改造、历史街区保护中的各类新空间留给创新产业。
市国土规划局首次提出城市“静区”概念。对中心区开展分区片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对住宅过多、配套不足的区片,要坚决停止住宅用地供应,加快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历史街区较集中,社区较成熟、配套较完善的区域,停止审批建设项目,让这些区域真正安静下来。
市国土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国土规划部门需要为城市创新腾挪出空间保障,让各类创新功能、创新企业、创新人群、创新活动有地方可去、愿意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城市空间体系的转型和开放,助力我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根据智慧城市发展需求,整合形成城乡规划大数据库和全市共享平台。数据库将包涵两大类数据:一类是规划传统数据,包括以“人地房”为体系的现状数据和规划“一张图”,一类是规划关联数据,如经济、人口、社会、气象、建筑等,通过跨界的“互联融合”,提高规划、决策、管理的精准性。未来规划数据库还将拓展成为“武汉市空间地理数据库”,向全社会开放。
市国土规划局研究表明,比对武汉和上海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武汉城市发展两大任务:建成区要“存量改造”,推进服务业“腾笼换鸟”;新建区要“增量升级”,实现制造业“能级提升”。这都需要城市空间和土地资源作保障。未来将在重点功能区的基础上,拟在全市选择次功能区,按照“实施性规划”模式,有序推进规划和建设工作。以次功能区统领“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让每个功能区带动一片旧城改造,升级一处城市功能,承载一类新型经济。
创新产业具有低成本投入、短周期建设、高频率流动等特征,市国土规划局正在研究创新产业的差别化供地和弹性供地,创新产业利用老旧厂房、闲置物业等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提升等规划国土支持措施。尽可能将旧城改造、历史街区保护中的各类新空间留给创新产业。
市国土规划局首次提出城市“静区”概念。对中心区开展分区片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对住宅过多、配套不足的区片,要坚决停止住宅用地供应,加快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历史街区较集中,社区较成熟、配套较完善的区域,停止审批建设项目,让这些区域真正安静下来。
市国土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国土规划部门需要为城市创新腾挪出空间保障,让各类创新功能、创新企业、创新人群、创新活动有地方可去、愿意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城市空间体系的转型和开放,助力我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