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谷计划”方案正式出台 三年至少建成10个“创谷”
三年至少建成10个“创谷”
创谷享受什么政策
本报讯(记者陈诚)经过两个月的酝酿,我市“创谷计划”方案近日正式出炉,武汉将拿出城市最美的空间、量身定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优的配套服务,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在符合条件的区,建成10个以上“创谷”。目前,首批通过审批建设方案的“创谷”分别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太子湖创新谷和洪山区联想星空·智慧谷。
“创谷”如何建设?未来又如何为创业者进行服务?昨日,就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市科技局对方案进行了解读。
内涵:是创新创业的梦想平台
据介绍,“创”的核心是创新还有创业,“谷”是个区域。它不是原来的孵化器那么小,场地、配套有限。也不是开发区那么大,偏重大型企业,产业空间为主,而是以创新为主的新平台,不是只满足初创阶段创业的需求。在建设规模上,每个“创谷”规划区域面积不低于2平方公里,建设区域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建筑面积不低于50万平方米。这也就是说,每一个“创谷”规划区域面积将超28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建设区域面积相当于140个标准足球场。
环境:拿出最美的空间给创新创业者
下一轮经济发展,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仅仅依靠招商引资靠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军人,支撑点少了,这就要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武汉最有希望实现这个梦想,我们有130万在校大学生,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但留下他们,靠大型企业是不够的,很多希望自己创业的大学生,要为他们提供平台,让他们实现梦想的平台。
这就要打造便捷宜居、适合高端人才创业生活的一流环境。因此,“创谷”原则上以新建为主,优先在环湖、环山、环水、绿带周边等环境优美的区域选址建设。也可在高校院所毗邻区域、历史文化风貌街区,通过城市“三旧”改造、大幅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升城市功能,建设“创谷”。
定位: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
“创谷”成不成功,很重要的是产业方向。今后的创谷,产业定位前沿,结合“迭代产业体系”,将重点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兼顾其他产业转型升级。每个“创谷”可结合自身产业布局、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选择1—2个细分产业领域。
“创谷”不是一个区域概念,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每个“创谷”按照市级及以上标准,建有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特区、孵化器、加速器等“链条化”的众创孵化载体。基础设施配套高标准,也有量身定做的最好服务政策。根据安排,“创谷”将在孵化、企业、金融、人才、智慧等服务领域建重点平台。每个创谷入驻企业,从创业初期的工商服务、产品研发、项目融资、居住生活一切服务都能在“谷”内供创业者选用,这些都是现有创业配套的创新升级。
企业服务
每个创谷为入驻企业和团队提供专业的工商、财务、税务等“保姆式”服务;提供模型加工、检验检测、产品推广等研发、制造、销售相关服务;建立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导师团,每年举办若干次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活动,为资本与知本、投资人与创业者搭建对接平台。
资金支持
配套设立总规模不低于1亿元的天使基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金融机构不少于5家,提供涵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短中长期贷款及投贷联动等全方位的融资服务;打造“1公里生活圈”,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便捷宜居的生活服务;提供户籍落户、人事关系代管、党团组织关系管理、人才优惠政策申请等服务。
硬件设施
建立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服务平台,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线上线下(O2O)的智慧服务。实现网络设施“万兆光纤进创谷、千兆光纤进楼宇、百兆宽带到终端”,实现无线上网(WIFI)全覆盖。
激励措施
“创谷”引进的产业领军人才、知名创业投资人及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等各类人才和团队,可优先评定“城市合伙人”,并享受相关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