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言武汉建设世界一流城市亮点区块 把“长江新城”打造成长江经济带上的明珠

2017-03-09 10:15
admin
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规划建设世界一流亮点区块,这是武汉提升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长江新城”话题引发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切关注,他们纷纷出点子,谈设想,表达参与愿望,提出应将“长江新城”打造成长江经济带上的明珠。
  点赞
  “长江新城”将成为武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座新城将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明珠”。
  打造长江新城是重大机遇
  我们企业
  肯定不会缺席
  就“长江新城”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武汉是中国的地理中心城市,华润集团在汉投资很多,涉及燃气、电力、消费品等领域,“武汉打造长江新城,华润肯定不会缺席,这对企业来说是重大机遇”。
  “这个发展思路非常好。”得知武汉要建“长江新城”,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社社长、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捷欣然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李捷说他对武汉很熟悉,自然环境优美、科研气氛浓厚是武汉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的优势,“长江新城”将成为武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座新城将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明珠”。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规划建设长江新城这一宏伟构想,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热议,我们热切期盼。”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元认为“长江新城”的提出正当其时。他说:“当前,武汉面临千载难逢的叠加机遇,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序幕已经拉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号角已经吹响,武汉拼搏赶超是历史的机缘、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武汉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拥有了绝佳的条件,这个时候提出建设‘长江新城’,应天时、地利、人和。”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结合城市特点,尤其是自然条件、区位特点,打造一些有特色的新区,很可能会由此推动城市发展提档升级。”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黄德宽工作生活在合肥,在他看来,合肥近年正是从建设“城市新区”中尝到甜头。
  合肥市依托巢湖和长江,打造滨湖新区,如今,滨湖新区已成为合肥现代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入驻、金融产业高速发展,新区将整个合肥的整体面貌提升了一个档次。“从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上看,武汉有着长江经济带上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打造城市新区应积极行动,抓住这一机遇。”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张立萍是生活在北京的武汉人,已离开家乡30余年。当记者告诉她,武汉要打造“长江新城”时,她表示,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有了‘新城’,武汉会更好。”她认为,武汉拥有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厚重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科教优势,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有巨大的潜力没有挖掘,“长江新城”的建设,将让武汉的潜能极大释放,“武汉从此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在长江经济带上闪烁光芒,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长江新城’是武汉承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规划,这一规划主要体现了一个字,就是‘新’。”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刚说:“可以预计,未来‘长江新城’将成为推动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经济的新增长极。”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宗申产业集团董事长左宗申说,宗申产业集团已在重庆两江新区进行产业布局,收到良好效果。随着武汉在长江经济带上的核心城市作用越来越明显,他对武汉持续关注,“长江新城”的提出释放重要信号,他将密切关注,并希望适时参与建设,在交通、运输等方面与武汉合作。
  谋划
  要以着眼全国、放眼世界的眼光,将“长江新城”打造成一座武汉的新城、长江的新城、世界的新城。
  对标世界一流城市 不能简单模仿要有自己特色
  “长江新城”如何在长江经济带上发挥明珠效应,并拥有国际知名度?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踊跃建言。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贾康说,长江经济带是助力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中部强劲增长极,武汉打造“长江新城”应充分与长江产业发展基金相对接。在规划、建设上,要尽可能合理细致一些,吸取世界各地新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教训,尽量避免失误,“‘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应高水平地实现弯道超车,充分发挥正面因素,相应减少负面因素”。
  傅育宁说,规划“长江新城”首先应规划好产业,武汉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虽然在电商的崛起下,全球的传统零售业面临巨大冲击,但他预测,今年零售经济会呈现筑底反弹的趋势,线上电商向线下靠拢,线下实体零售也在增强线上电商能力,“线上+线下”将优势互补、互相引流,预计零售经济将重新迎来春天。作为商业重镇的武汉,“长江新城”的规划应重视商业,抓住这一趋势。他还指出,“长江新城”的建设,不能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武汉是传统的制造业基地,要以新城建设为契机,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创新,使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张立萍说,武汉有着悠久的楚文化,编钟是全人类最伟大的音乐发现,也是武汉最值得彰显的文化特色,她建议,“长江新城”在人文环境打造上可围绕编钟艺术等楚文化作文章,建相关博物馆、表演厅、培训机构等,将吸引全球关注。“‘长江新城’如果能主打楚文化艺术特色,将叫响全国,乃至世界。”
  潘刚认为,“长江新城”对标世界一流城市,应当“走出去”“引进来”:一方面,要鼓励更多本土企业,立足国内市场产业集群优势,以国际化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全球版图,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布局;另一方面,吸引全球顶尖企业的入驻,引入充足的资金,汇聚全球顶尖人才,注重国际先进理念与技术的引入。他建议,“长江新城”应抓住“三新”:新战略,以创新发展实现世界级标准,重点承载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新科技业态;新发展,以具有高起点的规划、高品质的建设推进新城发展;新机遇,以新城作为经济新动能的载体,争取新一轮产业集聚、技术集聚以及资源集聚。
  “‘新区’没有产业拉动不行。”左宗申认为,新兴产业是城市亮点区块的核心所在,国家政策层面支持,拉动城市的发展。新产业要有特色,“长江新城”不能简单模仿,要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为支撑,才能产生巨大的拉动性。
  黄德宽认为,武汉科教优势明显,武汉打造“长江新城”应在高科技上多下功夫,并充分利用长江的天然航道,发挥对长江流域的辐射作用。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长江流域的重庆、合肥、南京、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交流与优势互补,共同做大做强。
  “‘长江新城’是武汉提出的,但一定不能局限于武汉,必须以着眼全国、放眼世界的眼光,将其打造成一座武汉的新城、长江的新城、世界的新城。”陈华元提出,“长江新城”之新应新在选址之新,要体现武汉的理想和追求;“长江新城”之新应新在理念之新,要用最新的理念来规划,既要体现产业功能,又能体现城市情怀,将低碳、绿色、科技、智能理念融入其中;“长江新城”之新应新在文化之新,应成为文化的集大成者,成为令人向往的居住、旅游、创业目的地。
  畅想
  城市的魅力大小关键在于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要建一个留得住人的新城。
  既有产业又有山水 新城要有文化底蕴要有魂
  采访中,不少代表委员发挥想象,畅想勾画新城未来,在很多代表委员心中,“长江新城”不应只有产业,而应是一个功能齐全、绿色宜居的生态新城。
  因工作原因,张立萍去过世界很多名城,深切感受到,一个城市要有影响力、具有世界性口碑,生态环境是第一要素。欧美很多城市的新区依山水而建,尽可能保留自然景观,市民享受着大自然共处的乐趣。相比之下,国内一些城市新区建设偏重产业发展、硬件建设,忽略了营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她认为,“长江新城”应该是一座充满江南美景的城市,山水相傍、绿树成茵,风景如画,文化氛围浓厚。
  “她应该是一座具有开放姿态、文化底蕴,富含创新精神的新城区。”黄德宽认为,“长江新城”是宜居之城,不能只有冰冷的写字楼和厂房,还要具有有底蕴的、有内涵的文化氛围。
  黄德宽说:“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长江文明、荆楚文明,到处是有品位、有内涵、有底蕴的人文景观,而非浮躁、光鲜的现代文明。每个人都愿意在这个城市逗留、定居,也能在这个城市享受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希望高新技术和优秀文化成果能给生活提升品质,同时得到健康、宜人的生活。”
  “长江新城要建成长江经济带上的明珠,应该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生态财富的百年经典。”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彪认为,“长江新城”建设要充分利用长江赋予的自然生态,打造生态新城。他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生态财富”,这意味着生态环保及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重点。“长江新城”首先应是一座生态之城,山清水秀,用武汉最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丰富新城的内涵。
  “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区域建设,关键是体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李捷认为,城市的魅力大小关键在于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长江新城”的建设应扎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一个留得住人的新城。
  “每一座城市不管怎么建设,都要有它的城市品德:善良、正义、团结、友爱。”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中部战区54集团军某红军师政治部副主任徐洪刚说,他希望“长江新城”充满正能量,具备优秀的“城市品德”。徐洪刚认为,“城品”培养并不容易,他建议建立高标准的居民规范和良好的信用体系,建设一座有持久吸引力的新城。“在这座新城,所有人都感觉精神上如沐春风,在清新空气、鸟语花香中享受城市的美好。”
  “大多数城市给人的印象是钢筋混凝土,‘长江新城’应有全新的定位与形象,注重品质,以百年经典为目标追求。这座新城关注细节,精雕细琢,绿色生态,以人为本,能让人激情澎湃、心旷神怡,市民可以在此有更多获得感。”陈华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