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规划优先 创新整治理念
近年来,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目标,狠抓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由最初单一的农用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发,发展为集土地整治、增减挂钩、郊野公园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整治+”模式,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山变绿了、水变清了、田变肥了、人变富了。
坚持规划优先 创新整治理念
——“土地整治+”助力生态武汉建设
坚持科学规划优先
我市充分发挥“规土合一”的体制优势,以《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指导,编制了《武汉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将高标准基本农田与城市规划禁建区、限建区有机结合,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基本生态控制线管控有机结合,实施“大发展+大生态”战略,实现了生态保护和适度发展的良性循环。
6个新城区依据市级规划,综合分析区内资源禀赋,科学评估区内土地整治潜力,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重点项目,精心编制区级土地整治规划,以规划为统领,整合项目、聚合资金、整体打造、综合示范、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为“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奠定基础。
“互联网+”助推土地整治创新
按照“省级监管、市级审批、县级实施”的管理模式,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以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治项目审批权下放为契机,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要求,加强“智慧国土”应用,开展了“互联网+土地整治”管理创新实践,建立了武汉市土地整治管理信息平台,应用部署到业务内网、互联网和移动网。
该平台实现了对项目建设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实施进度不达标、信息报备不及时等问题的自动发现和预警,实现了管理人员对项目实施进度、资金使用情况、中介机构履职情况的实时监测;近千家从业机构、2万余名从业人员可以远程登记,参与中介机构网上遴选;设计、施工、监理、复核4类从业机构和人员可以在网上实时记录工作信息;群众可以及时获取项目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等信息,参与工程质量监督。
土地整治促进农业发展
建设了一批高产农田,为粮食安全战略打下坚实基础。自2002年开展土地整治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6.2亿元,形成了88万亩“田成方、林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新增耕地约2.7万亩。全市6个新城区整理后的高产农田排涝标准达到了十年一遇,一日暴雨三日排完,耕地平均单产提高约12%。
建设了大批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新建各类灌溉渠约3200公里,修整各类排水沟约1600公里,新建泵站300余座,修建各类农用路3200余公里、各类农用桥460余座,整治当家塘400余口、晒谷场30万平方米。农户家庭仅农业收入一年就增加了约1500元。此外,还为精准扶贫、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等工作提供了支持。
土地整治助力生态农业
我市发挥土地整治项目平台作用,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民受惠”的模式,实施“土地整治+生态农业”,吸引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各区着力打造有机生态农业,促进区级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美、农业强、农民富”。
土地整治后,小田变大田,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方式,建设生态农业园。如汉南区引进优质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万亩楚湘生态农业观光园,种植特色有机蔬菜,以及甜西瓜、葡萄等有机水果,为市民提供安全的有机生态农产品。
市民休闲有了新去处
我市探索生态土地整治和城市郊野公园协同发展的建设思路,实施“土地整治+郊野公园”,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引导生态特色旅游发展,在新城区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态涵养、都市农业、旅游休闲等各具特色的郊野公园群,已成为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江夏区五里界“四化同步”示范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探索了“土地整治+”,开展了“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依托天然秀丽的湖光山色,以4A景区的标准,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了“七彩花海”、龙凤咀郊野公园、腾龙生态园等项目,与当代薰衣草风情园、大都牡丹园、梁湖农庄相呼应,形成集生产、旅游、观光、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成功举办自行车联赛、徒步竞走等大型赛事活动20余次,为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应提供了典范。